建設法的住所
葛印卡老師講
內觀的鐘聲已在世界各地響起。多年來,來自各國虔敬的學生們持續努力工作,讓更多人得以接觸到法(Dhamma)。如今,隨著世界各地許多內觀中心的建立,他們的努力即將得到成果。
內觀中心的開發,為內觀的傳佈立下一個新階段;了解其中的意義是重要的。
內觀禪修中心不是供會員享受娛樂的俱樂部、不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廟宇、不是社交活動的場所、不是某教派成員依據其特殊規則離世獨居的社群。
內觀中心實際上是只教導『法(Dhamma)-生活的藝術』的學校。所有來到中心的人,不管是來禪修或服務,都是來接受這個教導。因此他們必須懷著接納的態度、試著不加入自己的想法,而是去了解並應用所授予的法。
為了確保法的傳授有力且純淨,中心都有嚴格的規範,愈能謹慎地遵守規範,中心就愈強固。許多一般的活動,在此規範下都被禁止,並非因為這些活動有何不妥,而是因為它們不適合在內觀中心內進行。切記,這些中心是唯一能讓人們學習到這種內觀法的地方。規範、戒律是讓這些中心能保持其獨特目的的方法,因此應當被謹慎地遵守。
在這些中心所建造的『法之殿堂』,其基礎是-戒(sīla,道德的行為)。守戒是內觀課程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步,因為少了戒律,禪修就不穏固。同樣地,所有在中心內服務的法工,也要盡可能謹慎地持守五戒。法的規則已在這些中心被建立:在正法土地上應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、不妄語、不使用毒品。認真持守五戒,將能夠營造一個安詳寧靜的氛圍,有益於自我淨化的工作。
在穩固的戒(sīla)之基礎上,就可以進行自我淨化的修習。要知道這是在內觀中心最重要的工作,從開始到最後和任何時間。所有來服務的法工,即便只停留數小時,都不應忽略應盡到的禪修責任。如此法的氣氛將得以強化,其他的禪修者將得到支持。
當然,並不是只有在這些中心才能修習禪修及佛陀的教導;但它們卻是唯一致力於傳播相關教導、以及這獨特的內觀方式的地方。任何時刻,它們都必須保持這個特定的目的。
這個技法最後一個重要的部分是「慈悲」,也是所有來到中心的人都必須修習的,不管是來參加課程或是來服務。為了讓禪修和服務得到利益,我們必須以歡喜、無私和慈愛的心來修習。從事所有工作時都必須以這樣的意願:「願一切眾生快樂」。所有的中心都應經常輻射出慈愛和善念,讓所有來到中心的人們感覺到進入一個安寧祥和的庇護所。
願每一個內觀中心都成為真正的法的住所,願許多人在其庇護下尋得離苦之道。願內觀傳佈到世界各地,願每個地方的眾生都快樂。願眾生快樂、願眾生解脫。
問與答
學生:當我回家繼續練習時,這種「手術」是否還能夠持續?
葛印卡老師:是的,當然能。但若要更深入的手術,你還是得參加課程,或是進行自己的個人課程。持續禪坐一段較長的時間能夠帶你到更深層。但甚至是你早晚禪修,也可以清除那段時間所累積的不淨。
學生:如果有時候時間不允許,完整一個小時的靜坐真的很重要嗎?譬如說,如果無法禪修兩小時,那麼一次一小時,還是兩次半小時較好呢?
葛印卡老師:你的日常生活中,充滿著許多的壓力、問題和風暴。如果你坐了十五分鐘、二十分鐘或半個小時,你必須面對那些問題和風暴。只有在那之後,好的禪修才開始。若坐十五分鐘,則你都在和風暴搏鬥,之後即停止禪修,你所能得到的利益就很有限。因此,靜坐一小時是重要的。但如果某些日子,你沒有足夠的時間,有坐仍比沒坐好!善用你所有的時間。做為一個在家居士,你有許多的責任,但若希望保有你在此處所獲得的,並進一步深入,早晚各一個小時的練習是最低的限度。
學生:什麼方法最適合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粗重的身體感受?
葛印卡老師:當你為日常責任忙碌不停時,所有的注意力應放在工作上。此時若開始去注意身體的感受,那你會變成一半在內、一半在外,你無法將工作做好。但只要你一有閒暇時間,你的注意力就必須放在感受上。或是當有大問題和風暴來臨時,也把注意力放在感受上。
學生:如果一個人已經受傷…
葛印卡老師:是的。因為受傷,所以有風暴。如果你觀察感受,你就會變得有平等心。採取所有必要的行動—找醫師或到醫院求診等—去醫治你的傷。但在此同時,你因為觀察感受而保持平等心,你會發現治療的效果更好、更快。如果你的心焦躁不安,治療就需更長的時間,因為它已變成生理上及精神上的痛苦。
學生:我可以感覺到我正在處理過去的業行,但我發現自己一直為了一些以往未做到的事而感到非常難過。後悔有些善意自己沒付出、有可以幫助別人的事也因為太輕率而疏忽了。
葛印卡老師:可是這種後悔並沒有益處。你當然很清楚,「我不應這麼做、我應那麼做,未來我將如此做。」就只是這樣。無論你過去做了什麼錯事,往後將不再犯;過去所不曾做的善行,你就去做,這樣就足夠了。若你不斷地在心中內疚,那麼你就是在增長你自已的痛苦,這會使你更加痛苦。每一個你現在所種下的都是痛苦的種子;那麼未來它也只會帶來痛苦。因此,要從這種習性跳脫出來。
學生:放下?
葛印卡老師:是的,放下。任何過去所發生的已經過去了,你永遠無法改正過去。但你可以成為當下的主人。所以就在此刻,我會把握任何機會去做利己利他的事。任何過去所做或所未曾做的,已經過去了。
學生:若父母已經往生,是否還能利益他們?
葛印卡老師:是的,你可以利益他們。在你禪修結束後你可以憶念他們,與他們分享你的功德:「任何我所得到的功德願你們分享,願你們快樂安詳。」以這種方式傳送慈心(mettā)。無論他們在什麼地方,這波動都會傳到他們那裡。並非這種波動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奇蹟,而是他們可能因此被吸引趨向正法,找著道。分享你的功德,這是唯一的方式。
學生:我們是否應該避免自我、試著壓抑它,或是不理會它?
葛印卡老師:千萬別壓抑。你不可能推開或壓抑自我。這麼做只會令自我倍增。如果你禪修,自我就會自然地消融。讓一切自然地發生,而這個方法會幫助你。法(Dhamma)會幫助你。
學生:我想詢問有關慈悲觀。除了將慈心送予一切眾生之外,可以針對特定人嗎?
葛印卡老師:當然可以。除了將慈心給予一切眾生之外,也可以憶念你想要送出慈心的人。此時觀想是被允許的,因為那不是內觀。只需要幾分鐘。你可以觀想這個人,憶念這個人,然後傳送慈心。沒有錯的,去做吧。
學生:當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憤怒時,我應該注意我的呼吸和感受。那時是否應該掃描身體的感受?
葛印卡老師:在憤怒升起的當下,你無法仔細感覺全身。因此每當有強烈感受出現的時候,就觀照那個特定感受一陣子。但其後,當你坐下來進行當日的禪修時,閉上你的眼睛,掃描身體,身上任何殘留的憤怒,都將會過去。
學生:昨天和今天禪坐時,我總是對自己說,「這真是太困難了…」。
葛印卡老師:法,非常簡單,也非常困難;它可以是此二者。若你正確地練習,就很簡單;若不正確,它就很困難。因此,別讓它變得很困難。微笑地讓它變容易:「我不做任何事。」什麼都不做是容易的、都不需要做。讓一切自然發生,真的很容易。但若你嘗試做些什麼:「我必須這麼做、我必須停止這嗔恨、我必須停止這貪求。」那麼你就在製造困難。讓事情自然發生,你只是一個靜默的旁觀者。一切會變得很容易。就讓它變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