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的第一次開示
葛印卡老師
以下是葛印卡老師發表在2007年7月Vipassana Patrika的文章。此年的7月28日是阿沙荼月(月份名)的滿月日。由於佛陀也是在這一日開始於鹿苑傳授正法,因此這一天也稱為導師的滿月日。
佛陀的時代,一些人堅信唯有通過苦行方能達到解脫。循此信念,佛陀嚴格地進行了六年的苦修,然後發現這樣的苦修是徒勞無用的。於是他放棄苦行而選擇了中道。他的五個同伴-憍陳如(Koṇdañña)、額鞞(Bhaddiya)、跋提(Vappa)、十力迦葉(Assaji)、和摩訶俱男(Mahānāma)一見如此,隨即對他失去信心而遠離了他。佛陀完全覺悟後,決定把正法首先教授給他們。
當這五個昔日同伴見到佛陀靠近時,決定給他一個座位因他畢竟是國王的兒子,但卻不再向他致敬。然而當佛陀越走越近時,他那無限的愛、慈悲與臉上的光輝吸引住他們,因而對佛陀表達了全然的禮敬。
初轉法輪
佛陀的第一次開示被稱為轉法輪經(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)。就在阿沙荼月的月圓日,佛陀在位於貝納勒斯附近Isipatana一個叫鹿苑的地方,為最初跟隨他的五個同伴開示正法。兩個月後,佛陀對於他所發現的中道進行詳細解說,這些即構成了他一切教導的核心。
在開示的最初,佛陀說明修行人應避免兩種極端情況:
1. 放縱自己感官上的享受。這會讓人沉淪世間的聲色欲樂,於人無益。
2. 堅持苦行。這會讓人極端受苦,於人無益。
佛陀除去了這兩種極端的方法,並發現了一條可以導向涅槃的中道,也就是八聖道。
1. 正見(sammā diṭṭhi)
2. 正思惟(sammā saṅkappa)
3. 正語(sammā vācā)
4. 正業(sammā kammanta)
5. 正命(sammā ājiva)
6. 正精進(sammā vāyāma)
7. 正念(sammā sati)
8. 正定(sammā samādhi)
四聖諦
其後佛陀詳細解說了四聖諦,這也是開示的核心。
1.苦諦
生是苦,老是苦,病是苦,死是苦。憂、悲、痛、慟、惱是苦,怨憎會是苦,愛別離是苦,求不得是苦。總括地說,五取蘊就是苦。
2.集諦
正是這個貪愛造成輪迴,為享樂、慾望所縛,以及四處尋求感官享受。亦即對感官享樂的貪愛,對無盡的輪迴的貪愛,甚至是對滅亡的貪愛。
3.滅諦
它是貪愛的完全消失、滅盡、捨離、放棄,自它解脫、無著。
4.道諦
也就是八聖道,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
每一聖諦的三個層面
佛陀闡述自己以三種方式體證每一聖諦:
a. 接受每一聖諦的實相(sacca ñāṇa)。
b. 知性的理解了證得每一聖諦所需要的努力(kicca ñāṇa)。
c. 實際證得每一聖諦(kata ñāṇa)。
1.苦諦
a. 接受苦諦。
b. 了知苦的整個範疇必需透過實修方能親證—應遍知pariññeyya。
c. 探索苦的全部領域並超越它—已遍知pariññātaṃ.。
2.集諦
a. 接受貪愛為集諦。
b. 了知貪愛應被完全根除—應斷pahātabbaṃ。
c. 斷盡一切貪愛—已斷pahīnaṃ。
3.滅諦
a. 接受滅諦。。
b. 了知苦的斷滅需透過實修親證-應證sacchikātabbaṃ。
c. 親證一切苦的滅盡-已證sacchikataṃ。
4.道諦
a. 接受道諦。
b. 了知通往滅苦之道必須全面發展出來-應修bhāvetabbaṃ。
c. 親證八聖道的每一部分直至完全-修習圓滿bhāvitaṃ。
佛陀表示,唯有當他完全懂得透過三個層面(三轉)觀察四聖諦(即十二行相),並獲得真正的觀智之後,才圓滿證得無上正等正覺(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anuttara
sammāsambodhi)。
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ṃ tiparivaṭṭaṃ dvādasākāraṃ yathā-bhutaṃ ñāṇa-dassanaṃ
suvisuddhaṃ ahosi.
之後佛陀的心中生起這樣的瞭悟:「我解脫的心從此不再動搖;這是我的最後一生;從此以後不再有我的出生。」
五個弟子聽聞佛陀的話語後,感到無比歡欣。就在開示結束時,最年長的一位弟子憍陳如證得預流果(sotāppana),了悟一切法,有生即有滅-
Yaṃ samudayadhammaṃ,
sabbaṃ taṃ nirodhadhamman”ti.
世尊隨即歡呼:「朋友們,憍陳如確已了悟。」
* * *
基於信仰或是理性去接受真理,只因我們相信佛陀的話;這樣是無法讓我們得到解脫的。我們必須在經驗的層面去實際體證這些真理,唯有這樣,才能夠使我們解脫。當然,接受已解脫者宣說的真理是有幫助的。
一個佛的智慧,一個佛的認知,一個佛的最終解脫將給予我們莫大的啟發和引導。我們必須善加利用這份啟發,我們必須善加利用這個引導,然而唯有親證體驗,才可能解脫我們。透過直接體驗,一步接一步不斷地邁向最終的目標。沒有想像、沒有盲信、非教條、非哲學,時時刻刻只是如實的觀察實相—yathā-bhūta-ñāṇa-dassana。這就是內觀—如其本然地觀察。
在戒和定的基礎上持續不斷的發展內觀,並從一切束縛、從一切痛苦中解脫出來。善用此殊勝正法、殊勝正道。一個人是多麼有福報,才能走上這條純淨的道路,接觸到如此純淨的法和技巧。你已經獲得它了,現在你就是要好好的用功,持續勤奮地用功。
祝願一切眾生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