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正法服務的目的
下文摘錄並改編自葛印卡老師1986年6月在法崗(Dhamma Giri)對法工的談話,並由內觀研究所出版於《為眾生之利益》一書中。
甚麼是服務的最好方式?對此不了解,法工們就無法幫助別人或他們自己;甚至會造成傷害。無論正法使命有多崇高,如果法工的發心不純正,則在協助履行正法使命中也不會得到真實的利益。如果提供服務是為了膨脹法工的自我,或為了得到某些回報-即便只是讚許的話語或感謝,則它都將不會有益的。
當你服務時,一天至少要禪修三次,每次一小時,好讓你保持適合於服務。如果發現自己的心不安定或充滿負面情緒,而無法適當的工作,那麼最好停止服務,並參加課程。首先要幫助你自己﹗要了解,除非你以正法幫助並強化了自己,否則是無法幫助別人的。一個跛足的人不能支撐另一個同樣不良於行的人;一位盲人也無法為另一位盲人帶路。使自己變得堅強,以便能提供有益的服務。
你的每個舉止都重要,因為學員會審視老師、管理人員和法工們的舉止,而如果他們發現這些人脾氣暴躁,學員將會失去信心。但若他們發現老師、管理人員和法工們總是安詳、面帶微笑、熱心助人並充滿愛心,沒有一絲惡意,學員們必將受到鼓勵,勤奮地走在法的道路上。
因此,要明白你的責任重大。你在這片正法園地裡的每個舉止行為,都應能讓新學員的心裡產生對正法的熱誠和信心,並有助舊學員強化心中這份熱誠和信心。
正如你期望新學員遵守課程的戒律和規定一樣,以同樣方式看待你自己,要遵守紀律並儘可能保持靜默。只說必要的話,並以委婉、慈愛、真誠和有所助益的態度說。在你為法服務期間,你必須完全遵守五戒。如果你破了任何戒律,將會破壞中心的氛圍並傷害到其他人。
法工不是獄警,而是僕人,正法的僕人。學員不是囚犯。當然,人人都必須遵守規則和紀律,但如果發現學員犯規,並不表示法工應以獄警對待服刑囚犯的態度來採取行動加以制止。不,必須要有同情心。
如果有人觸犯了規矩,那表明此人或無知或非常焦慮不安。一位好的法工會生起同情心的感覺,並想到︰「這個人正在受苦;我如何能夠幫助他脫離痛苦?」施以懲罰或使用充滿憤怒和憎恨的言詞無濟於事-就如同扔一把火到已經被火焚身的人身上。這個人需要充滿同情、愛心和慈悲的安慰話語。
有時候,你也許必須使用強硬的言詞,但要注意那些話是不會傷人的、充滿惡意的。如果你不小心說錯了話,留意你多快就能覺察到這個錯誤,並對這位學員發展出愛和慈悲。如果你的錯誤行動傷害了這位學員,找機會與他碰面,並微笑地說些充滿愛和慈悲的話,壞的影響將會消除,他將開始再次充滿熱忱地用功。
要了解,即使身為法工,你依然是學員。
因此,永遠也不要試圖扮演老師的角色。如果學員問你任何與禪修有關的問題,不要熱衷給予修行方法上的建議。謙遜地引領這位學員去見老師,並讓老師來回答與修行方法有關的問題。
在服務期間,你可以提出建議,但不要期望事務長或老師接受你的建議。不要膨脹你的自我,否則你將開始傷害自己。如果你因為建議沒有被採納而感到不快,你就不是在學習正法。你來這裡是為了服務,不是來支配他人的。
不要因為服務而期待任何回報。當你堅持你的建議應該被接納,你就有所期待。要持續了知︰「我來這裡是為了服務,僅此而已。我正在學習如何服務而不期待任何回報;我只抱著一種發心來服務︰那就是要讓越來越多人受益。願我成為他們的一個好榜樣;這將對他們也對我有所助益。”
了解當服務時,你正在學習如何將正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。畢竟,正法不是對日常責任的逃避。透過在禪修課程或中心這個小環境裡,學習如法地應對學員和種種處境之同時,你也訓練了自己用同樣的方法於外在世界之待人處事。
儘管不喜歡他人的某些行為,你練習試著保持心的平衡,並以愛和慈悲來回應。這是你在這裡試圖掌握的功課。你是一個學員,正如那些在課程裡禪修的學員一樣。
願你們所有為正法服務的人,都能在正法中變得更堅強。願你們學習發展出對他人的善意、愛和慈悲。願你們都在正法中進步,享受真正的安詳、真正的和諧、真正的快樂。
願一切眾生快樂﹗